食品质量与安全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人:董浩、张远红 专业负责人:陈海光 审核人:丘苑新、曾晓房、刘胜洪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具有数学、工程学、化学、食品科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能够在食品生产企业、科研机构、检验检测与认证机构、监督机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环保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品质控制、分析检测、检验检疫、生产管理、安全评价、产品销售、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的预期目标:
(1)能够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项目,融会贯通数理基本知识、工程基础知识、食品质量与安全知识等多学科知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2)能够跟踪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创新精神,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工具从事食品品质提升、安全控制或者检测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3)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素质、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具有职业素养,能够通过终身学习主动地适应职业发展的变化,富有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二、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1.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安全风险产生和控制工程问题的表述。
1.2 能够针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1.3 能够将食品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安全风险产生与控制问题。
1.4 能够将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安全风险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案比较和综合。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运用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基础知识和食品工程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2.2 能基于食品质量和安全评价基本理论、食品工程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的复杂工程问题。
2.3 能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会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4 能运用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科学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食品加工过程风险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掌握食品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 能够针对复杂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案,完成食品加工单元操作(部件)的设计。
3.3 能够基于复杂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食品加工系统或工艺流程设计,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3.4 能够在复杂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中考虑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的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质量和安全控制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 能够基于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的科学原理,根据食品原料、工艺特点及产品特性,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4.3 能够基于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的科学原理,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4.4 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熟悉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领域常用的现代仪器、网络技术工具、数据库和模拟软件等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及其应用特点,并理解其使用范围和局限性。
5.2 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统计学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对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5.3 能够针对食品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专业问题,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熟悉相关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食品工程活动的影响。
6.2 能够分析并评价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文化、法律及安全的影响,理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能够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并能运用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领域。
7.2 能够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领域的工程实践的可持续行,评价食品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
8.2 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食品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食品安全控制、食品分析检测等相关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8.3 理解食品质量工程师对社会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等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能够与多学科背景的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合作共事与开展工作。
9.2 能够在团队中承担个体应承担的工作,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9.3 能够合理制订工作计划,根据团队成员的知识背景对工作任务进行组织、协调和指挥。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够就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10.2 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0.3 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掌握食品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 了解食品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食品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11.3 能在多学科环境下,根据复杂的食品工程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项目特征,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项目管理方法和经济决策方法。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食品行业、食品检测行业与食品大健康产业发展,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保持和不断增强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12.2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以适应食品行业、食品检测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学制与学位
基本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
四、主干学科
食品科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
五、核心课程
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质量管理学、食品标准与法规。